QXXL-胃肠功能与情绪心理

  • QXXL-胃肠功能与情绪心理
早在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James W和丹麦生理学家Lange C就提出了情绪的生理机制学说。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人类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体验,是由于外部剌激引起了内脏反应。内脏反应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就产生各种情绪体验。该学说第一次提出情绪的中枢机制。 1927年美国生理学家Cannon WB强调大脑皮层对丘脑抑制的解除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他认为神经冲动传入丘脑,并在丘脑获得一定的"情绪特性"。然后,具有情绪特性的神经冲动一方面传入大脑皮层,引起情绪体验,另一方面激发植物神经系统,引起相应的反应。同时,Cannon WB还发现,一只被激怒的雄猫,其胃和盲肠的运动立即停止,首次提出了大脑情绪体验对胃肠运动情绪反应的关系。 随后, Papez JW认为脑内存在一个环路与情绪行为密切相关。这个环路的主要结构即边缘系统,它包括海马、杏仁核、丘脑、下丘脑和扣带回。所有边缘结构之间彼此有密切的联系。精神心理应激的信号首先进入海马,然后传到下丘脑的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r, PVN)和杏仁核进行情绪表达和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再通过丘脑皮质而到扣带回,在扣带回进行情绪体会(主观感觉)。扣带回的兴奋影响大脑皮层,在这里把情绪色彩附加在意识体验上。目前,边缘系统与情绪、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已得到较普遍的承认,并证明边缘系统的前扣带回是参与情绪、情感行为的主要结构。 动态脑显像技术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恐惧的情绪反应在边缘系统的杏仁核内。此外,现有资料还表明,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是由边缘系统的下丘脑室旁核、杏仁核和导水管灰质产生。这些结构接受来自内脏和躯体的传入以及接受皮质结构的信息。 因此,研究认为胃肠功能与情绪行为有关。长期的情绪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容易导致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生。
Tag-英
标签-中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