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lectronPic700x180P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命名史

1982年H.pylori被从人胃内成功地分离出“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1], 但对H.pylori的研究并非从1982年开始,早在十九世纪后期就有人发现狗胃内存在一种螺旋状微生物,随后在二十世纪初发现人胃中亦有“螺旋体”,但由于长期未能分离出此菌而未受到重视, 直至1982年才正式分离出这种细菌。人们在研究这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时,曾几次更其名,直至1989年才正式将其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2],因此,在发现H.pylori前研究胃内螺旋状细菌已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但分离出H.pylori只有30年的历史,如今人们对H.pylori的研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具大成就,H.pylori的发现为对某些与H.pylori相关的临床疾病重新认识开辟了新纪元。

 

 

 

 

 

on 星期六 01月 27 by 周晓炜

1981年澳大利亚皇家佩思医院的病理科医师Warren和当时的实习医师Marshall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发现胃黏膜标本上存在细菌,而Marshall用四环素治疗1例胃内有细菌的老年胃炎病人,发现清除细菌后胃炎症状得到改善,随后他们开始合作,试图从胃黏膜上培养分离出该菌,但反复培养30余次均未获得成功。直至1982年4月26日作的第37次培养,终于分离出此菌[3] 。


1982年10月22日在皇家澳大利亚内科学院的会议上,他们首次报告了这种细菌与胃炎相关[3]。随后于1983年他们在Lancet杂志上[1]报道了这3年来在135例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发现的弯曲状或S状杆菌,该菌在光镜下形态与空肠弯曲菌相似,用Warthin-Starry染色容易辨认,这种细菌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胃小凹或小凹之间,在胃窦部多见(图1-1)。

 

1983年Warren与Marshall在Lancet杂志[1]报道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黏膜中分离出H.pylori后,由于当时还不能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上来归类于哪一种细菌,故暂称之为“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同年Skirrow[4]认为,这种细菌寄生的特定部位在胃窦部,因此称之为“pyloric campylobacter”,尔后Marshall等[3]才正式推荐把它命名为“Campylobacter pyloridis”,国内译名为“幽门弯曲菌”,简称Cp。同年Langenberg等[5]还将其称为“弯曲杆菌样微生物(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 CLO)”,以后其他学者亦较多使用CLO这一名称。1987年Marshall等根据国际细菌命名准则,细菌的名称无论起源于何种文字,均要以拉丁文命名,由于“pylorus”一词拉丁文的所有格为“pylori”,因而Cp又被改称为“Campylobacter pylori”。


1987年,Romanink等[6]发现Cp的16SrRNA序列与其它弯曲菌属细菌有明显不同,建议把Cp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1988年Thompson等发现Cp的细胞脂肪酸和超微结构与弯曲菌属有明显不同,RNA序列分析与产琥珀酸沃林菌(Wolinella succinogenes)相似,建议把Cp归类于沃林属。1989年Goodwin等[2]研究发现Cp有5个分类学特征与沃林属不同,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新的属,即Helicobacter属,并把Cp更名为“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或H.pylori。Helicobacter一词说明了该菌的两种形态特征,即在体内呈螺旋状(helico),而体外则呈杆状(bacter)。

on 星期六 01月 27 by 周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