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lectronPic700x180P

会员评分: 0 / 5

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新闻组

第8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 - 会议纪要

第8届HP临床论坛在西安召开

2013年8月9日到11日,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还沉浸在酷暑的“烧烤”中时,颇有秋意的古城西安迎来了第八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的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华医学杂志、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科技有限公司和济川药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樊代明院士任大会名誉主席,胡伏莲教授任大会主席,吕农华教授、吴开春教授任共同主席。从2006年开始创立时的79多人参加,到本次会议的超过8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100余名VIP专家代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已经走过八个春秋,成为全国消化科医生及幽门螺杆菌研究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开幕式上,大会主席胡伏莲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中华医学杂志总编陈新石、中华医学会消化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杨云生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主任吴开春教授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了既往七届大会的成绩,并鼓励更多的医生关注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的治疗。


第八届论坛的亮点是大会包含三部分主要内容:“有奖征文”、“专题报告”和“高峰争鸣”。有奖征文主要针对消化和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医师,征集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在会议正式召开前由临床、基础的专家和中华医学杂志、北京医学杂志的资深编辑组成的专家评委会进行论文评阅,选取其中的佼佼者,在大会上进行现场论文演讲并进行评比。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72篇,参加论文现场交流的26篇,经专家评委会评议筛选,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樊代明院士、胡伏莲教授、吴开春教授亲自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颁奖,获奖者除颁发证书及奖金外,还赠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专著,并可能被推荐给中华医学杂志或北京医学杂志。通过论文交流评比,涌现出了许多中青年HP研究者,他们的论文展示了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又有新的成果。


“专题报告”是由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的精彩演讲。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关于“肿瘤本质”的精彩演讲赢得现场与会者的多次掌声和笑声,演讲中关于肿瘤发生的独到见解为大家呈现了肿瘤研究的新角度和新视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Kwong Ming Fock教授进行了题为“幽门螺杆菌在东南亚的诊断与治疗”的报告,Fock教授的报告中涉及了亚太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及亚太共识,提出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风险,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提到了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的效果。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刘文忠教授、张国新教授、盛剑秋教授、成虹教授、高文副教授分别就克拉霉素优化方案、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含荆花胃康的四联疗法、含依卡倍特钠的根除方案及济诺等国产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效果进行了报告,指出克拉霉素优化方案和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方案都是临床上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根除方案,中药如荆花胃康及胃黏膜保护剂如依卡倍特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四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国产药物组成的四联方案安全、有效、经济,具有较好的效价比。吕农华教授、侯晓华教授分别进行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不良、GERD关系的报告,提出了消化不良处理流程,临床上要根据症状缓解率、疗法、费用进行选择,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策略”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幽门螺杆菌与GERD的关系,东西方存在差异,胃体与胃窦炎症影响酸的分泌,胃窦炎症胃酸分泌增加,胃体炎症胃酸分泌减少,亚洲国家胃体胃炎为主,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酸分泌增加,针对“GERD是否需要根除Hp”这一争论,需要在胃癌与GERD之间权衡。王化虹教授对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重视的幽门螺杆菌与IB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基础研究方面,牟方宏教授报告了马来酸伊索拉定对大鼠胃黏膜保护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吴开春教授也就胃黏膜保护剂与胃黏膜屏障这一“老话题、新进展”进行了多角度阐述。除幽门螺杆菌专题外,李延青教授、王拥军教授、汪欣教授、盛剑秋教授就胃黏膜细微结构的诊断、胃肠肿瘤早期诊断、可切除胃癌的外科治疗及胃肠间质瘤的微创治疗做了精彩演讲,图文并茂的展示了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手段及经验。钱家鸣教授关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进展”的演讲对这类少见病的发病和诊断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这类疾病虽然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主要依赖影像学诊断,并对治疗方法进行了简介和评价。益生菌是近年来的热点课题,杨云生教授、王良静教授分别就其与消化系统疾病和胃黏膜屏障的关系进行了综述,点明了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对机体健康稳态的重要性。李世荣教授关于“消化不良治疗的现代概念”的报告表明消化不良包括化学性和动力性障碍两方面,明确提出消化酶的补充是治疗消化不良的重要方法之一。房静远教授对“慢性胃炎共识的解读”着重讲解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的关系及根除治疗的指征,并对最新的文献进行了解读。郜恒骏教授分享了“国家生物样品库的建立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的报告,展示了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的结点和前景。


“高峰争鸣”是本次论坛的重点和热点。大会主席胡伏莲教授总结为:这是一场“舌尖上的刀光剑影”。辩论的主题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率?”。支持这一论点的正方专家是:张建中、房殿春、吕有勇教授,不支持这一论点的反方专家是:刘文忠、杨桂彬、纪小龙教授。正方张建中教授从干预的效果、共识的更新、福建长乐及山东进行的流行病学长期随访研究的结果等支持了已方的论点,形象地比喻“按照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座600人里可能有350人Hp感染,其中至少有30-50人可能发生胃癌”,并风趣的表示希望下次辩论哪些人群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反方刘文忠教授进行了精心准备,指出正方论据中的福建长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如果进行疾病分层则无法得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预防胃癌的结论;并提出由于根除幽门螺杆菌不能逆转萎缩和肠化,不能阻止胃黏膜病变的进展;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而胃癌高发区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很早,而很多患者在年龄较小时已经发生肠化,根除治疗对其进展意义不大;干预研究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低和再感染率(4.5-11%)较高也支持了根除Hp难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的说法,在30岁之前根除,萎缩和肠化发生率低,预防效果好;30岁之后则需要考虑费用效益比。世界上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不一定高、夏威夷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的降低也进一步提示了环境因素的作用。最后刘文忠教授得出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胃癌风险是有限制条件的,其理想时机是:早期根除,应用高效的方案,再感染率极低或无,纠正环境危险因素。正方房殿春教授第二个发言,他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中国做了很出色的研究,福建长乐的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率37%,山东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将胃癌发生率降低50%。反方杨桂彬教授将论据重点放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可以降低整体人群的胃癌发生风险”上,提出这一论题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能是特指“特定人群”,他提出既往的研究都有前提条件,如胃癌高发区,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术后等,并指出张建中教授关于“在座600人有30人可能发生胃癌”估计过高。他的结论是: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降低正常人群的胃癌风险,是有一定前提的。辩论进行到最后,正方三辩吕有勇教授从肿瘤学专家的角度做正方总结:他认为反方有转移话题之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胃癌的“风险”。胃癌发生存在遗传与环境因素,其中感染因素占到了9%。幽门螺杆菌的直接作用和感染细胞诱发的综合病理改变使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发生了炎症和癌症基因变化。在此基础上假设:如果没有炎症,癌症发生的风险可以大大下降。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越早控制,降低癌症风险意义越大。他最后再次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风险”有关。反方纪小龙教授从病理学家的角度提出异议,认为:有感染,未必有明显的炎症;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胃黏膜无明显炎症,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明确其胃部病变的关系,也就是有特定的条件。


激烈的辩论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最后大会主席胡伏莲教授总结道:

首先,之所以将辩论称之为“高峰辩论”,是由于参辩者是来自于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第二,这次辩论中无论正方或反方,站在各自一方角度,其理由都十分充足,通过这次辩论或争鸣,使我们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争鸣是一个很好们学术交流形式,大家收益匪浅,所以要感谢参辩专家。

第三,她特别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是一个多年来国内外有很大争议的议题。这是因为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原因、多因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关于胃癌的发生,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外,还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及遗传因等等,形成了胃癌的发生存在地区差异、人群差异、个体差异,因而很难得出一个统一意见。

第四,如何以“时间”尺度来观察肿瘤发生?按照肿瘤学家的观点,人的一生之中几乎都有可能发生肿瘤,只是迟早问题,但通常人的寿命有限,在发生肿瘤之前就死于其它疾病,这个听起来很惊人。现在的问题是落在“时间”两字上,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如果在发生癌前期病变之前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但如果按肿瘤学家的观点人迟早发生肿瘤,那我们在评估胃癌的发生时用多长时间来作标准呢?这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第五,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降低胃癌发生率?”的争议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若干年之后是否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目前还不知道,但是若从胃癌发生多因素、多原因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也许将来也难于得出统一结果。

第六,科学问题有争议才能有发展。客观存在问题无所非议,如比人有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胳膊两条腿,这无可非议,但科学问题就不一样,医学上存在争议很正常。有争议就必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中找出答案,科学才会发展。无论对什么问题争呜,双方都必须本着循医学证据,要承认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要行风险与效益比较,才能使问题明朗化,无论正方或反方的观点,有些问题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能验证谁对谁错,然而有些问题可能长期存在争议,这时就必需从对立中求统一了。这种现象自然界普遍存在,“共识”也是一样,需要时间来检验,这也是为什么3-5年就需要更新一次。

第七,总之,这是医学上的学术争鸣,必需从医学哲学角度看这场舌尖上的“刀光剑影”,同时,医学上的学术争呜也是医学发展的促动剂,以后要更多的开展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